
另有行业人士指出,尽管近期北京供地节奏有所加快,但实际上房企对于拿地仍比较谨慎。市场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预期没有那么积极,房企拿地偏向审慎,另一方面债偿压力较大。李想也认为,预计下半年将加大土地供给,政策上也将以“稳”为纲,维护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
“婆家”国资方面,也是各式各样的都有。小到二三线城市区级国资委、财政局,大如大央企中信,甚至还有几个戴着神秘面纱,如舆情战略研究中心、国防大学政治部等等。*2018年以来已明确公告将股权出让给国资的上市公司这似乎和过去常见的企业混改有很大不同。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016至2018年,和黄中国的销售成本占比分别达到72.4%、72.9%和67.2%,2018年销售收入和成本双双下降,主要是因为商业平台的成药销售大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开支占比则分别为31%、31.3%及53.3%,2018年研发开支大幅上升,从7552万美元增至1.14亿美元,这也是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
国内民营火箭公司发展的另一大挑战在于其商业前景。“国内所有民营火箭公司收入加起来我怀疑不超过一个亿。”零壹空间CEO舒畅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新需求,发现新需求。”火箭的存在是为了发射卫星,火箭业务是否能够繁荣取决于卫星业务的前景。据已经公布的卫星发射计划测算,目前全球的商业发射的市场规模在200亿-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发射服务市场需求预计在800亿美元左右——与电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千亿美金市场的业务比起来,卫星发射市场规模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令人兴奋。
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末,以美元和SDR计价的外汇储备规模一降一升。其中,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36.97亿美元,较6月末小幅度下降155亿美元,但仍在3.1万亿美元关口,且比2019年年初增加上升310亿美元;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报22565.49亿SDR,比6月末上升128.37亿SDR。
中国的民营火箭公司都期望成为“中国版SpaceX”,但事实上,SpaceX的诞生背景与发展路径与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截然不同。美国没有国家资本控制的火箭公司。十几年前,美国的太空发射市场被波音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成立的合资公司ULA(United Launch Alliance,联合发射联盟)所垄断,独揽美国空军、NASA(美国宇航局)和其他政府机构的火箭发射项目,因此发射费用昂贵、等待时间漫长。